
中國地熱能分布廣泛,類型豐富,主要有以下分布特點:
高溫地熱資源1:
中低溫地熱資源:
盆地分布:主要分布于大型沉積盆地和山地的斷裂帶上,分散在內陸盆地區和東南沿海諸省區,如松遼盆地、渤海灣盆地、江漢盆地、渭河盆地以及眾多山間盆地2。位于松遼盆地的長白山天池下部就有復合型的大泉眼,其部分水來自地下涌泉;河北雄縣位于渤海灣盆地,中國石化利用當地豐富的地熱資源,打造了全國首座 “地熱清潔供暖無煙城”;天津市也是中國中低溫地熱供暖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。
各省分布廣泛:溫泉幾乎遍及全國各地,福建、廣東、湖南、湖北、山東、遼寧等省的中低溫地熱資源較為豐富。其中,溫泉出露最多的是西藏、云南、臺灣、廣東和福建,溫泉數約占全國溫泉總數的 1/2 以上;其次是遼寧、山東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和四川等省,每省溫泉數都在 50 處以上1。
深層地熱資源(干熱巖)5:
青藏高原及周邊:資源潛力較大,該地區地質活動頻繁,地殼運動使得地下熱能更容易聚集和儲存。
華南火成巖分布區:例如海南省??谑谐晒︺@探的福深熱 1 井,在 3900 米附近鉆獲溫度達 150℃的地熱資源儲層,在 5123 米深度鉆獲溫度達 188.71℃的地熱儲層,為深層地熱的開發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實踐經驗。
東部沉積盆地深部:具有一定的深層地熱資源潛力,有待進一步勘探和開發。
騰沖、長白山等近代火山活動區:這些地區由于火山活動帶來了豐富的地熱資源,為干熱巖等深層地熱資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。